上海中学

史品上中——菁英教育的缩影

第一篇章  忧国忧民  探索近代新学教育之路

 

     5AEC19世纪中期的两次鸦片战争,猛烈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封建帝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之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历时十四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内忧外患下晚清朝野动荡不安。一则是“同治中兴”开始,另一则中上层地主集团内部和地方实力派人物,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在这历史潮流中,龙门书院于1865年应运而生,开始了中国、上海近代在传统书院中探索实学、新学教育的艰难而又光辉的蹒跚历程。

 

将龙门书院划为新学探索之实,是因为其有别于传统书院,特点有五:一是教育思想新,不为科举,不为新洋修好;二是教育内容新,挣脱八股,西学格致,外文,自然科学;三是教育方法新,重思辨,重德行,重实用;四是教育对象新,有教无类,清贫子弟同样可入校,并发给生活补贴;五是教育目的新,“储人才,备国家之用”,培养能以新学、实学来挽救国难的人才。

 

     在封建社会晚清制度下诞生的龙门书院,难免受到封建制度和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但却不满旧俗,开沪上书院探索近代新学之端倪。龙门书院走出了中国传统的书院教育旧制,开辟了中体西学的沪上办学新潮。龙门书院时期(1865—1904),学校形成以“忧国忧民”为主线的优良传统,办学宗旨中体现出不同于旧学的“储人才备国家之用”,就是很好的说明。


     若分说这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可以概括为以“忧国忧民”的主题,具体表现为传承中的思变精神,为国育才的办学追求,名师治校的办学宗旨,不重功名重德行,不求空谈重思辨,不逐名利重实用,严字当头的招生与管理以及中西兼容的教育内容等。这一时期的龙门书院作为当时沪上创办的地方最高学府与教育质量最高的学府,培养了一批近代中国、上海的具有开放视野、胸怀爱国心、致力于探索近代实业的新式教育人才与海防地理人才,为上海的教育、实业走向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篇章   挽救国难  探索中国师范教育之路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教育,在国难不断深重的历史背景下艰难前行。对undefined外,中法战争胜而不胜,甲午战败和八国联军对清王朝反复打击;对内,戊戌改良失败,义和团在京津及周边的冲击,特别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清王朝气数已尽。一向以中国为师的日本,自1868明治维新后短短三十多年,竟以东亚强国在亚洲逞强扩张。《马关条约》的利益和1903年日俄战争中取胜,日本的迅速崛起震动了晚清朝野。1905年的清政府不得不顺应潮流,提出预备立宪。教育上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至此,龙门书院也应时而改名为“苏松太道官立龙门师范学校”。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二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君主制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当年9月、12月先后颁布《师范教育令》、《师范教育规程》,师范也由府立改变为省立。同年,龙门师范更名为“江苏省立第省二师范学校”。 期间再经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一次大战后的“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新民主义教育思想兴起。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因蒋介石右派的叛变而失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省二师再次更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标志着上海中学开始了新的历程。


      undefined这一阶段历程,是中国师范教育的学制设置、教育思想、课程教材、教学理论研究和师资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领跑于中国师范教育的龙门师范,从模仿日本起步,再引进美国杜威教育思想,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新转折。作为远东大都市的上海,师范教育无疑烙上这一时期的时代印记。


     师范时期的龙门学校,传承着忧国忧民的时代精神,以挽救国难为己任,明确提出“立国以教育为本,教育以师范为根本”(沈恩孚《十周年纪念文》)的思想,走出了一条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创新之路。同时,龙门师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在中国极具影响力,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充分的肯定。


     从1904年到1927年,师范时期的龙门学校形成的优良传统核心可以概况为从学习中起步,勇于开创中国师范教育体系,奠定了学校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开创性贡献,忧国忧民传统使命责任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教育救国”思想,同时在理论上提出了“教育师范为先”的观念。龙门学校在思想和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注重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出版有《龙门讲义》(校本教法)《教育学、心理学》等,此外1909年教育杂志《龙门师范教授案选》(启发式)出版的著作和参与政府师范校章程、规程制定也体现了学校在教育方法研究方面的成就。

 

龙门师范教育中的一些优秀传统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首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开设有训育、知育、体育、美育等,已经形成后来的诸育发展的思想,特别是关注卫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在学校管理方面,传承严格规章制度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章程、规程和规定。同时,秉承大师治校办学传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即书院名师是离官任职,而师范则是离任受命,担当起中国历史变革时期的责任和新使命,如汤寿潜、沈恩孚、袁希涛、贾丰臻均系中国教育的巨匠。而这批巨匠直接影响和推进着中国教育的走向。


 

第三篇章   生生不息  探索救亡图存教育之路


     1927年至1949年,是中华民族历史性选择和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因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的叛变而失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最后取得了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中国教育,也在历史的阵痛中忍辱负重前行,延续着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这一时期的上海中学,视时机而发展,视形势而变革,尽管校址历经迁移,校舍几次被破坏,但发展的历史始终没有被战争而割断过。其间,几条线交织前行:政治上的革命进步思想与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教育上的日本殖民奴化、国民党的军国民教育、民族教育传统与爱国教育思想的斗争;思想上的独裁专制控制与进步青年追求理想的斗争。


     这一时期学校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国民党统治下的教育(含1927—1937和1946-1949两段)、日本侵华时期的教育(37-45)、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我们应客观地、历史地分析,既要看到合理的、值得发扬的优良传统,又要看到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隐藏的意识形态性,更要看到推动其前进的进步洪流。


     在此有一个重大问题要澄清:上海中学的创始应从何时算起?有一些人士将上中的创始定为郑通和与省上中的出现,这是不恰当的,从吾园→尚文路→龙门村→吴家巷的校址变迁,说明了学校发展的沿承,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一时期优良传统的核心是教育的救亡图存探索,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undefined

     ● 忧国忧民、忍辱负重的传统精神。从日本侵华时期的学校改名与被占改造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英美集中营就是例证。


     ● 追求真理、追求民主、追求科学的文化精粹。可从两个角度讨论,一是学术性的民主、科学和真理问题,教育教学方面为主;二是思想文化方面的问题,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的发展。

 

     ● 注重学科教研的教育方法。体现在诸科计划和学科会议制,基础扎实和注重能力的提高。


     ● 重视毕业生升学和就业的指导。由于学校的综合性特点,出现独特的对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指导。


     ● 置地建校和校园环境的建设,重点看置地建校。


     ● 欧美教育理论和思想的继续传播与实践。重点看郑通和、沈亦珍办学思想和实践的依据,体现当时中国教育思想的走向:学欧美-亲欧美;同时,开展对外交流也以欧美为主。

     ● 坚定的人生理想,跟着共产党走向新中国。重点看党领导下的学生革命运动(分为三个阶段: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武装斗争的时期;日伪统治时期的反汪和抗日;争取和平民主,迎接新中国的革命斗争时期。)


 

第四篇章   尊师重教  探索社会主义教育之路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揭开了百年上中历史发展的新纪元。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历程;上海中学伴随着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探索中前进。

 

     从1949年到1978年,学校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阶段:1949年6月至1955年七年间,主要是废除旧中国教育制度和体制,为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奠定基础。1955年至1970年,前后十五年,主要是探索实践社会主义教育之路。这阶段可以分成两个时期,前五年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苏联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后十年,随着60年代初中苏关系的破裂,特别是1959年党内反右斗争的展开,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出现了新变化。指导思想上的“左”倾,直接导致“十年文革”对教育事业灾难性影响。从1970年开始,上海中学被迫停办至1978年,前后长达八年之久。      


undefined建国后,中国社会主义基础教育风雨历程的前七年,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苏联教育思想和理论,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建设。这时上海中学出现了享誉全国的顾巧英生物教学成果。为了促进新中国高等教育和文化建设,一批名师被选派进大学或进入文化机构。同时,为了建设新中国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大批有志青年投身于火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谱写了新中国光辉历史的新篇章。叶克平校长作为党的教育工作者,精于管理,严谨治学,创造形成了“重基础,重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学治校思想。集体备课、“滚雪球”、“十年成果展”等,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成果。


     1966年,我国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它实质上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场灾难,社会主义教育因此遭到了严重破坏。上海中学在1966年到1978年这段时间里,也遭受了一场浩劫。1966年11月,上中党支部停止组织生活;1967年5月,上海市教育局革命委员会成立,11月上海中学革命委员会成立。上海中学作为“培养修正主义的苗子”的地方,成为“重灾区”。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完全被破坏,学校的知识青年也投入到上山下乡运动中……1970年7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成员来校宣布,上中停办,全体教职员工全部另行分配,校址成为“五七京剧训练班”和“五七音乐训练班”。直到1978年在海内外校友的强烈呼吁下,上中才得到恢复。历经磨难的上海中学,再获新生。


     这一时期学校优良传统的核心是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地位是上海市首批市重点中学之一。主要特征是:


 

     ● 爱国荣校的校园文化传统。为建设新中国,选派优秀教师进入高校和文化单位;undefined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到中,师生踊跃捐款,学生投笔参军、参干等。


     ● 坚持贯彻党教育方针和办学思想,注重又红又专人才的培养。


     ● 注重“有的放矢”的心灵启迪,学生德育注重人生观、世界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生产劳动教育


     ● 严谨治学的教学风范,注重基础,提高课堂效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兴趣和特长;注重夯实基础和提高能力。


     在这一时期,学校注重抓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着力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毕业的校友也非常注重尊师与感恩,显示了上中学子对母校的情怀,情结、情谊、情意。


 

第五篇章 求真务实  探索改革开放教育之路1978年至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上海中学在海内外校友呼声中,经上海市政府批准正式复校。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中学坚持探索教育的改革开放之路,道路是不平凡的:从复校到中兴,从走入低谷到走向辉煌,每一步都在诠释者上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尤其是1989年以来,学校砺精图治,开拓进取,走上了探索名校素质教育的春天,实现了“全国领先·国际知名·教育高质·管理高效”的办学追求。


     1978年7月,由上海市委指示同意上海中学正式复校。叶克平同志提纲领衔复校。1984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叶克平同志为“上海中学名誉校长”。七年的复校任务基本完成后,叶克平校长退居二线。此后白宰理、方启敖先后担任校长,由于对改革开放教育的探索没有经验可循,学校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


undefined      1989年1月,上海市教委调唐盛昌同志担任上海中学校长,此后的二十年,是上海中学历史新腾飞的阶段,在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过程中,上海中学把握历史机遇,进行了一系列的具有开创性的探索:1993年创办国内第一所由中国人自主管理的国际部;1995年,成为上海市最早的国际文凭学校;1997年“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与应用现场会”在上中召开;1998年,与华泾镇(时称龙华乡)合作办学,创办民办华育中学,推进了上中办学体制的新突破;1999年,率先推进的名校素质教育取得了新突破,走上了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建设征程;2003年学校取得办学体制、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德育创新、教师发展、管理改革、信息技术运用、校园建设等八方面的突破,在全市率先通过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验收。

 

     改革开放的后二十年,学校在探索名校素质教育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一时期优良传统的核心是从计划经济走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教育,地位是在教育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被誉为“上海基础教育领头羊”与“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优良传统的主要特征是:

     ● 求真务实的治校办学态度。叶克平担纲复校重任,完成拨乱反正与复校中兴的使命,唐盛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办好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中国基础教育。


     ● 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现代化探索,主要是在教育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上作出了实质性的努力。undefined


     ● 教育要适应改革开放发展需要。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教育,在管理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的变革。


     ● 乐育菁英的办学理念诠释与确立,主要是承先辈办学之精华,树现代改革之先锋,融筑未来栋梁之坚实基础。

 

     上海中学的发展,如今被一些学校认为是可望而不及。但她也有过低谷,上中人面对困境,痛定思痛,穷则思变,做出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探索,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开放亮出了一朵奇葩。


(详见唐校长主编的《史品上中——菁英教育的缩影》一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