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

校友院士

50届校友 - 胡英 院士

    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家 1934年6月19日生于上海。籍贯湖北英山。            

     53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华东理工大学授。           

   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和分子热力学研究。在气体溶解度的分子热力学、缔合溶液的热力学、电解质溶液的积分方程理论、高分子溶液和高聚电解质溶液的状态方程、多分散系统的连续热力学、常压和高压流体相平衡实验测定以及流体混合物的计算机分子模拟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46届校友 - 倪嘉缵院士

    无机化学家 1932年5月10日生于浙江嘉兴。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无机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担任该所副所长、所长。现兼任深圳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从事核燃料化学、配位化学、稀土化学的研究。系统研究了冠醚、酞菁、羧酸等稀土络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结合中国稀土资源开展了稀土萃取分离、高压离子交换、彩色电视的红色荧光粉等研究。在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方面,从分子水平及细胞、亚细胞水平初步阐明了微量稀土对细胞生理、细胞膜、细胞膜上的钾、钠、钙、镁离子通道及膜蛋白的作用。为中国的原子能化学及稀土化学做出了贡献。

36届校友 - 朱显谟院士


    土壤学家。 1915年12月4日生于上海崇明。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从事土壤、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和国土整治研究。提出华南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红色冲积物的堆积而不是现代生物地带性土壤的观点。对国内外土壤剖面进行对比研究,明确了灰化土中的A2层不是R2O3的淋溶层而是硅的淀积层。阐明了黄土中土壤和古土壤粘化层的生物起源。对黄土和黄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风成沉积的新内容和风成黄土三种沉积方式并赋予黄土高渗透性、高蓄水功能,并被着生生物所巩固和提高。是“整治黄土高原国土和根治黄河水患的28字方略”和维护加强以土壤水库为本的“三库协防”的提出者。代表作有《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和《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

36届校友 - 屠守锷院士


火箭总体设计专家。1917年12月5日生于浙江吴兴。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究员、高级技术顾问。曾任西南联大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室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和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顾问等。曾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参加地空导弹初期试制,任副总设计师;研制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任总设计师;研制洲际导弹和长征2号运载火箭,任总设计师。荣立航天部一等功,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39届校友 - 张兴钤院士


    金属物理学家。1921年10月16日生于河北武邑。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矿冶系。1949年获美国科士理工学院物理冶金硕士学位,195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教授、科技委顾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50年代初在美国系统地研究了在蠕变过程中纯铝及其二元单相合金的形变和断裂机构,尤其是晶粒间界行为。1989年赴美任麻省理工学院访问教授期间,又进行了细晶的研究。根据试验证据,运用形变协调或受阻的观点,提出晶界裂纹形成和传播的模型,并系统地阐明晶界行为与高温强度、塑性、断裂的关系。在高温强度和超塑性领域内作出了重大成就与贡献。

44届校友 - 孙钧院士

 

    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原籍浙江绍兴,1926年10月3日生于江苏苏州。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隧道与地下结构学科领域开拓并建立了新的学科分支(1960)—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对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岩土材料流变学和地下防护结构抗爆动力学等学科前沿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近十余年来,在城市环境上工学和软科学理论与方法(侧重于智能科学)在岩上工程中的应用方面也有相当的创新进取。80年代以来,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种重大工程研究项目约40余项,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并于1960年起在同济大学主持兴办了国内首所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学专业。

34届校友 - 冯纯伯院士


    自动控制学家。1928年4月16日生于江苏金坛。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58年在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电机系,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东南大学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1994年为俄罗斯联邦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系统建模方法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研究方面,根据对信号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提出一种消除最小二乘辨识中的偏差的新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建模新方法,可用于开环及闭环动态系统辨识、降阶建模、集元辨识、频率特性辨识等。以泛函分析为工具,深入地研究了并联、串联、反馈等复合动态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给出其无源度的计算,因此扩展了已有的无源性定V.M.POPOV的绝对稳定性判据等。这些都是鲁棒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工具。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采用智能型的逻辑切换消除自适应控制系统中当存在未建模动态时产生的失稳现象,提出采用智能切换实现仅用输出反馈即可实现的滑动模态控制。

59届校友 - 吴有生院士

 

   船舶结构力学和水弹性力学专家。1942年出生,原籍浙江省嵊县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67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毕业,1981年~198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与布鲁纳尔大学进修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特邀教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名誉所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0~80年代曾为发展我国舰艇结构和船用设备的抗水下与空中爆炸的关键技术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海军装备建设做出了贡献。80年代初与己故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Bishop教授及现英国皇家学会院士Price教授合作,创造性建立了广义三维船舶水弹性力学理论,发展了水弹性力学试验技术。近年来,从事与主持新型高性能船舶的研究与设计及船舶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带领国内多家单位成功研制并建造了我国第一艘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使我国跨入了少数几家能够独立设计制造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国家的行列。

45届校友 - 周勤之院士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1927年出生。浙江省上虞市人。1950年毕业于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东华大学教授、上海机床厂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静压轴承开创人之一,新开发的动静压轴承在高精度外圆磨床用卡盘夹磨工作圆度<0.08(m,为当代国际最高水平。吸收国外技术,试验开发镜面磨削外圆磨床开创我国镜面磨削先河。直接参与并组织指导研究开发的精密分度技术、接长丝杆技术、双薄膜反馈双边随动阀、磁分度技术、电子全闭环磨齿机、平面智能研磨等技术,为精密机床的开发打下基础。

undefined

44届校友 - 钱皋韵院士


   核燃料工程、同位素分离专家。1927年出生,上海市人。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3-1955年作为莫斯科大学研究生进修两年。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究员。曾任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国核学会第四届理事长第五届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中子物理、聚变物理和铀同位素分离的科学研究及其组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60年代初组织并参加了气体扩散机中核心元件-分离膜研制的协作工程,取得了出色成绩,是我国分离膜研制的创始人之一。在我国铀浓缩技术向离心法过渡的决策中,曾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主持并参与包括离心机和辅助系统研制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离心机研制体系的建立,并及时组织了几种离心机的扩大试验和筹建了离心机小批量生产线,为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向工业化转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50届校友 - 徐旭常院士


   热能工程专家。 1932年11月出生,江苏省常州市人。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班。清华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多年来从事热能工程、锅炉、燃烧及污染控制的工程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改进了煤粉燃烧和流化床燃烧设备,发明创造了煤粉预燃室和带火焰稳定船的直流煤粉燃烧器,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和国家发明奖二等奖。曾创立煤粉火焰稳定的三高区原理。近年来研究与煤燃烧有关的大气污染的治理,承担了国家科技攀登计划研究项目“煤和石油的高效率低污染燃烧过程的基础研究”,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和“燃煤污染物干法联合脱除的基础研究”中煤粉燃烧有害产物的生成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

51届校友 - 钱绍钧院士


  实验原子核物理学家。1934年10月生于浙江省平湖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62年赴苏联杜布纳联保核子所学习。1965年回国。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任委员、研究员,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6年起从事核试验的放射化学诊断技术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核爆炸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凝规律、核材料燃耗测定等课题的研究以及多项测试技术的改进、核数据的编评等工作,拓宽了试验放射化学诊断领域,提高了测试精度。组织领导了多项地下核试验工程技术的攻关,取得了突破,为建立适合我国试验场地质条件的地下核试验工程技术体系作出了成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各一项。

54届校友 - 钱七虎院士


   防护工程和地下工程专家。1937年10月生,江苏昆山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5年毕业于前苏联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总参科技委常委;总装科技委顾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创立了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冲击波作用下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建立了应力波与结构相互作用的三自由度计算理论、相互作用荷载理论以及爆炸波作用下三相饱和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等;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浅埋结构冲击波与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的理论体系和计算方法;解决了一系列军事重大工程项目的计算与设计问题;提出了防护工程的“防护效率”概念和通用公式;首次提出了我国工业经济防护研究的理论并开展了宏观工业经济体系在战略攻击下的响应、防护与恢复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军事大系统以及人防系统的动态理论模型。

undefined

50届校友 - 沈国舫院士


   林学及生态学专家。1933年11月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嘉善县。1956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曾任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学会理事长,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森林培育学和森林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是国家重点学科森林培育学的学科带头人。在立地分类和评价、适地适树、混交林营造及干旱地区造林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第一个提出了分地区的林木速生丰产指标,主持起草了《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技术政策》。曾对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后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起了关键的指导作用。后期着力从事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水资源和生态建设的咨询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50届校友 - 黄胜年院士


核物理学家。1932年2月10日生于江苏太仓。1950~1952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1952~1955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学习。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核工业研究生部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长期从事中子物理与原子核裂变的实验研究和组织工作。测定或澄清了(国外有分歧的)核武器与核能发展所需要的某些核数据。先后完成了各种能量中子引起铀、钚、钍核素以及铀238、钚240自发裂变体系的实验。在没有直接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建立方法与装置,完成了金属铀本底中子的测定。1979年后,对锎252自发裂变这种典型的低激发能裂变进行系统的实验,观察到高动能事件碎片质量分布上的精细结构,并得出氚和a粒子伴随裂变(三分裂)的各种关联特性。还在快中子截面、快中子能谱、探测技术、光中子反应、裂变产额和裂变势垒高度等方面作过研究。

52届校友 - 姚守拙院士


   分析化学家。 1936年3月6日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大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研究所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压电晶体液相振荡性能定量关系式。建立了用于液相微量组分测定的压电传感器分析方法。将表面声波液相传感技术应用于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研制了适用于液相的新型瑞利表面声波传感器,建立了与液相物理化学特性相关的网络分析传感理论和若干新测定方法。提出了非质量效应压电/体声波传感方法,发展了多种微量、痕量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还提出了变价态药物电极理论和能斯特倍增效应理论及相应的电极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灵敏度与精密度。

42届校友 - 吴耀祖院士


   流体力学家,美国国籍。生于江苏常州。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1948年获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52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美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2002年当选科学院外籍院士。

   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的教学和研究。解决了有限翼展水翼的绕流问题,创建了含自由流线的空泡流理论,从而推动了水翼的应用。发展了低雷诺数流体力学的理论,对于Oseen流和Stokes流建立了系统的奇点解,开创了解决微生物浮游问题的新方法。在船舶水动力学和海岸水动力学方面也有颇多建树。曾荣获美国物理学会流体力学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并担任著名期刊主编等。多次访问过我国的大学和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担任多所大学的荣誉教授等。还积极帮助我国学术机构建立国际学术交流、培养高级科研人才的渠道。

34届校友 - 周明镇院士


   古脊椎动物学家 1918年11月9日生于上海。194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1948年获美国迈阿密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里海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1月4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作为早第三纪地层与哺乳动物群研究的中国创建人,30年来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发现和研究了一直认为中国缺失的古新统地层和脊椎动物群,建立了包括不同层位的典型剖面和哺乳动物组合,在中国早第三纪哺乳动物群和陆相地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进展。

37届校友 - 唐有祺院士


   物理化学家 1920年7月11日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46年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主修化学,副修物理,1950年获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Hale博士后研究员。1951年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北京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为我国晶体结构和结构化学研究做了重要奠基和发展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撰文关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后相继提出和指导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工作,领导开展了蛋白质结构和分子设计研究,以及多肽合成和表征,并历任生命过程中重要化学问题研究“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1982年“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年“晶体体相结构与晶体化学的基础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1年“胰蛋白酶和Bowman-Birk型抑制剂复合物系列立体结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6年“使用单层分散型CuCl/分子筛吸附剂分离一氧化碳技术”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以及国家教委等省部级奖九项。

47届校友 - 蒋有绪院士


森林生态学家。1932年5月生于上海。原籍江苏南京。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大兴安岭、川西、滇北、天山、阿尔泰山等天然林区综合考察,主持川西亚高山林、海南尖峰岭热带林、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毛竹林等定位研究,海南大农业考察,东北天然林区立体林业经营研究以及暖温带及热带生物多样性研究。以亚建群层片和生态种组相结合的二元方法,为我国复杂自然地理条件下建立了统一的森林分类系统在温带、亚高山带发展“环”的概念,以表述不同群系之间群落进化与发展的联系。建立与指导中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网络.共同研制国际温带及北方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并指导中国国家、地区和经营单位水平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研究。

50届校友 - 葛昌纯院士


   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1934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平湖。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1983年获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博士学位。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用的分离膜研制中,分析推导了复合分离膜一系列特性参数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提出了一条独特的制造复合分离膜的工艺路线,为研制后续各种复合分离膜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在先进陶瓷研究中,提出复合氮化物作为氮化硅的新型烧结助剂,提高了材料的高温性能,研制成功高性能的陶瓷刀具。开展气-固系燃烧合成氮化物基陶瓷的研究,解决了Si3N4、AlN及其复相陶瓷燃烧合成中的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开拓了功能梯度材料在核聚变领域的应用前景。

50届校友 - 陈俊勇院士


   大地测量学家 。1933年5月16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1960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主任、《测绘学报》主编。曾任国家测绘局总工程师、局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在几何大地测量、卫星大地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计算、地球动力学及结合卫星大地测量资料对中国参考椭球定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导的世界“1980年大地参考系”全套参数计算公式被国际组织IUGG采用至今。主持推算和提供中国首次民用地心坐标转移参数。主持1975年和1992年珠穆朗玛峰高程计算工作。主持建立国家GPS网,主持计算中国2000大地水平面,在建立和完善我国三维地心坐标基准、重力测量基准、经度基准、消除精密水准测量系统误差、航测检定场、长度野外检定基线等测绘基准方面作出贡献。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次。

57届校友 - 朱静院士


   料科学家。1938年10月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杭州。196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60年代未至80年代未从事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的合金化原理、强韧化本质等一系列应用基础研究,据此提出的合金化及热处理制度已在铀分离机用钢中实施。80年代初开始电子微衍射研究,运用相干电子波微衍射实验及原理,发现和确定了单个畴界的性质提出了测定纳米区域有序度的方法和发展了电荷密度分布实验确定的研究,界面应变分布实验与数值模拟等,近年在高温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技术、固体表面与界面、应力诱导相交、微量元素偏析特征等研究中。发展了实验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59届校友 - 王志珍院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 1942年7月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吴县。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蛋白质折叠,折叠酶和分子伴侣;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及重组等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 (1)提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为该酶固有的分子伴侣活性提供了最早的实验证据,并证实和区分了该酶的二种活性在帮助含二硫键蛋白折叠中的作用,打破两大类帮助蛋白的界限,总结出折叠酶新的作用模式。(2)最早成功地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催化同一基因编码的两条肽链的正确重组,提出“胰岛素A、B链已经含有足够的结构信息而能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并形成结构最稳定的天然胰岛素分子”。

60届校友 - 章梓雄 院士


   流体力学、水动力学专家。1944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鄞县。1965年毕业于香港珠海书院机械工程系,1967年在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学位,1971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座教授、非线性力学中心主任,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粘性流动、水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工作。在研究低雷诺数流动中,为解决斯托克斯内流问题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基本奇点,求得不同类型流动的精确解,其系数被称为章吴常数。在处理非平面边界附近的粘性流动时建立了多调和函数球面反演理论,被称为章氏定理。在研究血球运动时得到椭球体在二阶流动中的运动轨迹,被称为章氏轨迹。在研究波动与透水介质相互作用时发现了波陷现象,提出波浪影响系数,被称为章氏参数。此理论被应用来解决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波浪削减问题。

37届校友 - 杨嘉墀院士


   空间自动控制学家。1919年7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6月逝世,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先后主持火箭和核试验用的仪器和控制系统开发工作。30多年来,多次参与我国空间计划方案论证工作。主持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发展。在三轴稳定的返回式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的发展中作出重大献。1986年与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联合向中央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倡议(863计划)。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35届校友 - 吕保维院士


   电波传播科学家。1916年7月出生,江苏常州人。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7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2004年2月逝世于北京,曾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基础科学部)院士。

   我国电波传播科研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主持规划和建立合理布局的全国电离层观测站网。主持对流层前向散射传播实验和从事理论研究,所得结果和经验为后来设计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和建立这种电路提供了依据。从事无线电波绕球地面的传播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滑行传播的理论。从事卫星式飞船与地面短波无线电联络中传播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沿F层最大电子密度处“滑行”传播的概念提出一个关于电磁单位制的建议,建议创立两种新的CGS制。提出过一种便于对各种不同根数的人造卫星轨道摄动进行计算的方法。

1927-1928年任教   严济慈 院士


   物理学家。1900年12月出生,浙江东阳人。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和东南大学物理系。1927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光学等方面做出重要成果。他精确测定了居里压电效应“反现象”,发现了光双折射效应;系统研究了水晶圆柱体施加扭力起电现象,发现水晶扭电定律;深入研究了碱金属蒸气等光谱,发现轴向对称的分子有效截面数值和费米—莱因斯伯格方程不符,并为原子物理学中的斯塔克效应等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在大气物理学的臭氧层测试研究中,精确测定了臭氧紫外吸收系数,被世界各国气象学家使用达30年之久;他还研究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压力能减弱乳胶感光性能。

1938年任教   钱临照 院士


   物理学家 1906年8月28日生于江苏无锡。1929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34~1937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7月26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自然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长、《物理学报》主编等职。

   研究发现了立方晶体滑移面间距随着晶体形变温度与晶体熔点温度之比的增加而加大的规律。在晶体位错理论、应用光学研究、多种仪器研制和推动位错研究的发展、研制高灵敏度拉伸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创了Green-Twymen干涉仪研究光学精细结构的方法。在多项金属单晶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在中国开创了电子显微镜在固体物理研究中的应用。在推进和开展中国科技史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一次对《墨经》光学成果作了系统发掘和整理。

1913年在校任教 龚祖同 院士


   光学家。1904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2年进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6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中国光学玻璃、纤维光学与高速摄影的创始人,中国应用光学的开拓者之一。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回国研制出中国第一批军用望远镜。1952年成功地试制出中国第一批光学玻璃,并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此后又陆续领导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外夜视望远镜、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高速摄影机等。在领导和指导光学仪器、纤维光学、变折射率光学、红外夜视、电子光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都做出显著成绩。

40届校友 - 陈德仁院士


   火箭控制专家。1922年10月出生,江苏省无锡县人。1940-194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1943-1945年 在重庆交通大学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曾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现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长期从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0年代末开始从事导弹研制工作,在中国地地弹道导弹研制初期,在他新创建的制导与控制系统研究室,主持研究横向坐标转换方案和纵向“双补尝”方案,开拓了中国战略导弹全惯性制导的道路。60年代末,借鉴液体地地导弹的研制经验,针对固体、潜地导弹的特点,采取相应对策,突破多项重大关键技术,使中国第一个潜地型号控制系统的研制获得成功,并根据“一弹两用”原则派生研制出一个陆基机动型号。80年代长期负责导弹飞行试验工作,直至定型。是中国弹道导弹制导技术的开拓者、固体潜地和陆基机动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主要奠基人。

39届校友 - 周炯槃院士


   通信技术专家。1921年1月出生,浙江省上虞县人。194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美国哈佛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8年创建了我国第一座实验电视台——北邮教学电视台,后又领导研制了飞点扫描彩色电视实验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60年代首次把卷积码引入无线数字通信信道的纠错和检错,在国家科研项目“6401”的实验样机中取得成功。70年代应用伪随机码理论于抗衰落技术,指导完成了对流层散射数据传输通信设备的研制,装备六大军区使用,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指导研制报纸传真压缩传输设备,领导和建立了我国的数字化卫星报纸传真网。长期对信息理论进行专深的研究,专著“信息理论基础”获1988年国家教委特等奖。

undefined

41届校友 - 屠善澄院士


   自动控制专家。1923年8月出生,浙江省嘉兴市人。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工程系。195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五研究院研究员、技术顾问。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导弹、卫星、载人飞船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工作,是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建人之一。他为“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研制与发射试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为促进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间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担任兼职教授,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许多自动控制科技人才。

44届校友 - 曹楚生院士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工结构专家。1926年6月2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江苏省无锡市人),1948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结构组。现任天津大学教授和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专家委员会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工程设计,负责设计的工程有:佛子岭连拱坝、磨子潭大头坝、响洪甸重力拱坝、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发电的盐锅峡水电站、碧口碾压式土石坝、潘家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和石漫滩碾压混凝土坝等。撰写有关水工结构、抗震、基础处理、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等论文40余篇。为我国在各种坝的具体设计及结构型式创建和发展上做出显著成绩。他设计的大坝迄今均运行良好,很多已成为我国著名工程,其中潘家口和石漫滩工程获全国优秀设计金奖。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4项,获1956年全国农业水利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生产者和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等奖励。

45届校友 - 陈志恺院士


   水文水资源、水利规划专家。1926年11月28日出生,上海市人。 1950年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水利工程系。曾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现任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小流域暴雨洪水、水资源评价、四水转化模式、水资源规划等方面均有开创性研究。1969年以前,主持了《中国暴雨参数图集》、《中国水文图集》等重大基础性研究,填补了空白。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持完成了全国首次水资源评价,并编写了《中国水资源初步评价》。作为国家"七五"攻关第57项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与他人共同提出了华北水资源的四水转化模式。作为国家"八五"攻关黄河项目(85-906)的顾问,倡导将区域宏观经济和水资源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具体指导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在国家"九五"攻关西北水资源项目(96-912)中任专家组副组长,提出将经济、生态和水资源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参加了三峡论证、南水北调论证等工作和一系列水资源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48届校友 - 高伯龙院士


   激光陀螺专家。1928年6月生于广西省南宁市,原籍广西省岑溪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1975年起一直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有关激光陀螺原理样机、实验室样机,为国内领先;工程化样机具有独创性,可以进入实用阶段,已小批量供有关部门使用,并正在研制新品种.同时已研制出的新的激光器,使我国成为继美、德之后第三个掌握这种最关键技术水平的国家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解决激光陀螺研制中高精度光学检测问题,研制出一系列精密检测仪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及省级一等奖4项。先后撰写、发表了30篇(部)论文和著作。获1996年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47届校友 - 李道增院士


   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专家。1930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安徽省合肥市人,1952毕业于清华大学(大学本科)。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市首都规划委员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对建筑设计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专精于剧场设计,通晓中外剧场的历史发展。58-60年就主持了国庆工程国家大剧院与解放军剧院建筑设计(限于国家财力均未建),主编了《剧场设计手册》、《国外剧场图集》、《中国会堂剧场建筑》、《2300座剧场设计总结》等书。承担过5座剧场设计,其中天桥剧场方案获首都十佳优秀公建方案第一名。曾赴美国卡纳基. 梅隆大学执教剧场设计。97年秋参加了中央国家大剧院国际邀请赛,清华大学方案属入围报送中央的三个方案之一。所著《西方戏剧. 剧场史》专著,是对剧场研究的重大贡献。《环境行为学概论》、“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论文等大体构成他“新制宜主义”设计哲学的支柱。

48届校友 - 徐志磊院士


   核武器工程设计专家。1930年8月2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机械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对我国第一代核武器和新一代核武器的设计和制造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型核武器研制中,对核装置初级的关键部件,从工程设计、材料、结构到制造工艺的研究都起了关键作用,使核装置新型初级的研究得以顺利成功,特殊性能氢弹技术得以迅速突破,显著提高了我国自卫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担任过10次核试验的技术负责人,两个重点武器型号战略导弹副总设计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相应型号的核战斗部第一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是我国核战斗部工程设计中有突出功绩的专家,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次国家发明三等奖,两次国家发明四等奖和多次部委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49届校友 - 姚骏恩院士


   电子物理学家(纳米测控技术与仪器制造)。1932年4月出生,上海市人。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所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和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电子显微学报》主编。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扫描隧道显微镜在我国研制和生产的首创者,我国电子显微镜研制和生产的主要开拓者。(1)20世纪50年代末设计并主持完成我国第一台大型透射电子显微镜;60年代中期主持完成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并在国内推广电子显微镜制造、生产技术。(2)70年代中期指导、参加完成我国 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又负责发展为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批量生产)。(3)80年代中期提出并主持研制完成我国第一台隧道显微镜并投入生产。(4)90 年代初负责完成我国第一台超分辨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90年代末起指导完成敲振式原子力显微镜。姚骏恩主持研制、生产10多种纳米检测等仪器、器件。对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

53届校友 - 黄培康院士


   电子技术专家。1935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1956 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 ,获学士学位。曾任航天二院科技委副主任、研究员。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研究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我国雷达目标特性领域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主持承担"目标散射特性试验工程"项目。1991-1996年,主持国家"863"某直属主题,攻克10项关键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部科技进步奖,部、委一、二等奖。培养硕士26名,博士14名,发表论文60余篇,著作4本。

58届校友 - 苏君红院士


   红外技术专家。1937年4月出生,上海市人。196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兵器工业昆明物理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热成像工程总设计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参加红外系统研究,重点是热成像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参加或主持研制的红外跟踪系统、几种不同用途的热成像分别获得国防科工委和兵器工业科技进步奖。其中,中国Ⅱ类通用组件热成像项目获兵器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兵器工业部颁发功勋奖。1993年获光华基金一等奖、1998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为发展和提高我国夜视技术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65届校友 - 卢锡城院士


   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网络专家。194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靖江市。197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先后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副总工,计算机系兼研究所主任兼所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等职。现任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99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持研制成功了银河Ⅲ并行巨型机系统,负责总体技术方案设计、重大技术问题决策和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创造性地解决了全局共享分布存储、无死锁的三维环状网络及高带宽、低延迟互连等关键技术问题,系统已投入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70年代参加了“远望一号”测量船中心计算机研制,设计了交换器系统;80年代参加了银河II研制,主持研制了高速网络软件系统;负责研制了银河仿真机系统软件;2001年主持研制成功国家863重大项目—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核心路由器;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国家科研项目。目前正担任“虚拟计算环境聚合与协同机理研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该项目研究。

1907 叶企荪 院士


   物理学家,1898年出生,上海人,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 校后去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物理系,并于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创始人及第一任系主任,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77年去世。199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他的门下走出了7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生李政道称自己的老师为“中国物理学的奠基人”。20年代与合作者对普朗克常数值作了精确测定,其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16年之久。研究液压对磁体磁导率的影响,并在12000kg/cm2压强下测量了铁、镍、钴和两种钢的磁导率,理论分析与实验定性符合。在清华大学开创了中国大学中的物理研究工作。在自然科学史方面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从教50余年,在培养科学人才、发展中国教育事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18 潘梓年 院士


   社会科学家,1893年1月出生,江苏宜兴人。1923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保定中学任教。中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长、中原大学校长、中南区行政委员会教育部长。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创办《新华日报》、新中国哲学最高权威刊物《哲学研究》。并负责创立了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创办新中国最高哲学研究机构——哲学研究所,为该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所内开创了中国哲学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最有影响的开创性学术贡献是1937年出版的《逻辑与逻辑学》著作,其中提出了独创性逻辑学观点,即认为逻辑的体系可分为方法论与技术论两部分。此外还著有《文学概论》,翻译了一些西方名著(如[美]乌德窝斯《动的心理学》、[美]杜威《教育学》等),解放后,发表了《哲学的中国要求有中国化的哲学》、《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等论文与论著,都有创造性学术贡献。

1920在校任教 吕思勉 院士


     历史学家。1884年出生,江苏常州人。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1957年逝世。

     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书籍读得最多的学者,国学基础深厚,治史的意趣却不保守,五四时期,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文学革命”深深地影响了史学著作的语言风格.在吕思勉先生众多的学术著作中,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白话本国史》是他的史学成名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曾长期被用做大学教材和青年“自修适用”读物,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史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13 王家楫 院士   

 

 动物学家。 1898出生,江苏奉贤人;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获国立东南大学农学士学位,1928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76年逝世。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早年积极开展生物科学考察,获得中国原生动物、淡水轮虫分类及生态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发现原生动物新种近百种;论文《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原生动物》、《中国轮虫志》等论文在国际动物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为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生前共完成论著39篇。其中中文9篇 (包括2本专著),英文30篇。计有原生动物分类学 论文24篇;原生动物生理、生态、形态学论文5篇; 轮虫生态学和分类学论文4篇;啮齿动物生理学论文4 篇。

26届校友 - 于光远院士


 1915年7月出生。1934年由上海大同大学转入清华大学,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64年任国家科学委员会副主任。1975年以后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学部委员。

     50年代末,参与组织有关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再生产、经济效果、经济发展速度与比例等重要经济理论的讨论。1959年提出必须重视经济效益。 1978年他提出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认为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继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又一次生产关系上的伟大变革。早在1977年,就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支持一些新的经济学科如生产力经济学、国土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学、技术经济学的创立,并对经济效益学、教育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34在校任教 王学文 院士


     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原名王守椿,号首春。1895年出生,江苏徐州人。1910年赴日本求学,1925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继入该校大学院深造。建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组专门委员、教育部政治经济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资本论研究会会长、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顾问等。1985年逝世。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学部委员。

     对《资本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认为《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对象,但也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主要著作:《中国经济现状概观》(1925)、《社会问题概论》(1927)、《近世欧洲经济思想史》(1930)、《政治经济学研究大纲》(1939—1940)、《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1950)、《关于〈资本论〉方法论的几个主要问题》(1961)、《王学文〈资本论〉研究文集》(1982)。

51届校友 - 项武忠院士


      著名拓扑学家。西元1935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县大荆区智仁乡(今乐清市智仁乡上岙村),西元1953年入台湾大学数学系学习,1957年获学士学位,1962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美国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访问教授。1982—1985年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1989年当选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在低维拓扑学方面多有建树,成就卓著。由于他在拓扑学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出成果,1970年和1983年曾两次被邀请在法国尼斯和波兰华沙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和1小时的邀请报告。其成就享誉国际数学界。他还是美国出版的国际性期刊《数学年刊》等多份学术杂志的编辑委员。

26在校任教 柳诒徵 院士


     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1880年出生,1956年逝世。江苏省镇江丹徒人。1914年2月,应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授;1927年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学;并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考试院委员、江苏省参议员。新中国成立后,执教于复旦大学。1948年获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殊荣

     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先驱、开创人。1903年编写《历代史略》,系统叙述历代史事沿革,是最早的一部近代新式中国历史教科书。1905年完成《中国商业史》,是最早的中国商业史专著。1910年完成《中国教育史》,是第一部中国教育史著作。1923年完成《中国文化史》,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透过许多着作,阐明中国文化义理,是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是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国学导师。作为现代中国文化宗师,创办《学衡》 杂志、《国风》半月刊、《史地学报》等学刊,致力於中华文化的昌明、发扬。1935年完成《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这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藏书总目。

50届校友 -陈厚群院士


水工结构专家。1932年出生,江苏省无锡人。1950年至195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混凝土坝的抗震加固理论研究和解决重大工程的抗震关键问题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解决了新丰江、二滩、小浪底等重大工程的抗震问题;主持编制和修编了我国《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等多本规范的制定工作;负责建置我国第一座大型3向6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并为大坝现场振动试验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科学测试监测手段。20次获得国家级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百余篇。

64届校友 - 乔治贵院士


     医学工程专家。1945年10月出生,祖籍上海。国籍为挪威王国。1964-1970年在北京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曾任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医用电子仪器系医用电子学讲师。1985年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科研项目,1993年取得奥斯陆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

     在国际上,他第一个应用激光多普勒仪进行心理生理测试实验,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开发了一套以电脑技术为基础用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和反应测试小儿多动症药效的仪器。多次被载入《世界名人录》。

49届校友 - 林寿海 院士


     航天机械专家。上海中学49级学生,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航空系教授。2006年被评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研究兴趣包括流体力学,等离子体、化学动力学、拉格朗日动力学、非线性控制理论和奇异摄动方法。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谐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科技探索方面业绩卓著。199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委员会教学奖。1996年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研究员。发表3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36届校友 -王安院士


      1945年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攻读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加入霍华德·阿肯的“哈佛计算实验室”。1951年,王安离开哈佛大学,以仅有的600美元,创办了王安实验室(Wang Labortories),1964年,他推出最新的用电晶体制造的桌上电脑,并由此开始了王安电脑公司成功的历程。后成为“电脑大王”、美国五大富翁之一。

      80年代初,王安靠在计算机领域掌握的先进技术成为全球第五富翁和华人首富,被认为是第一个全球意义上的华人企业家


59届校友 - 殷龙彪院士


曾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美国分析化学专家手稿评论家。

65届校友 - 金亚秋院士


      1946年生于上海,1970年北京大学毕业。1978年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分别于1982、1983、1985年2月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科学硕士(MS)、电气工程师(EE)、博士(Ph.D)学位。

     现任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波散射与遥感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电磁场与电磁波,空间微波遥感信息,计算电磁学等。他是中国遥感领域第一个IEEE FELLOW(会士),他的研究成就使我国在国际空间遥感领域的基础研究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81届校友 - 俞建勇院士


  俞建勇,纺织工程专家,东华大学教授,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生于浙江省宁波。1991年10月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纺织材料专业,获博士学位,1991年留校任教,1997年10月到1999年9月,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有机材料工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东华大学副校长,“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责任人 。兼任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毛纺织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