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小伙伴,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里,他们分别前往英国、日本和美国交流考察,度过了不一般的七天生活。当面对英国Radley男校的文学老师关于“中国汉字如何用键盘输入”的问题时,张梓峤同学掏出pad,向他们演示汉字的拼音输入,得到一片惊叹;站在布鲁克林大桥、眺望远处的自由女神像,那片令全世界游客与移民趋之若鹜的宝地所散发的民主与自由的光芒让陆文凯同学感叹不已;龚聿韬同学也不禁在东瀛国度感慨——所谓文化,确实是给外国人看的,但却应该是住在我们自己心里的。不知过去的七天国庆长假里,各位其他的同学们是否也有走出自己的家门,去到国内的其他城市看看,亦或是向他们一样,走出国门、感受不一般的异国风情。
走出校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行万里路的同时有所思、有所想,达到“知行合一”,这正是“中国情世界风”社会考察课程的宗旨所在。有思有想还不够,作为龙门学子,我们更应当有意愿为社会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过去的一年里,现高二的同学们就带着他们勤于思考的精神和有担当的责任意识,深入社会各个方面的现象与问题,完成了自己的社会考察。
改革开放36年,我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享受着日益完备的各项政策和逐步完善的公共设施带来的各种好处,有时换个角度去看看,是否有值得发问的地方?1603团支部的同学就关注到了电梯“左行右立”的规矩,左行右立,是否必要?是否可行?以此为出发点,他们思考并分析了文明出行背后的安全隐患;前几年,盲道问题被炒得火热,各色障碍重重的奇葩盲道博得了众人的眼球,但是除却盲道,难道就没有需要被关注的死角了吗?1604团支部的同学发现了上海市公共场所中腿部残疾人士设施尚不完备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与分析。
当下,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教育的方式也饱受热议。“在家教子”,是当前新兴且饱受争议的一种教育模式,1605团支部的同学抓住了这一热点,思考并以此比较了在校学习与校外学习的优劣区别;放眼全球,大洋彼岸的美国又是如何开展教育的?1610团支部利用暑期前往美国旅游的机会,进行了题为“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粗窥”的课题考察,以校园文化窥其教育理念,并对比中国,得出了自己的思考。
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是一种手段,推广全民阅读也是一种方法。去年,全民阅读立法被列入了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更让与阅读相关的话题被众人所关注。1603、1607、1609和1610团支部就不约而同地选择关注了读书这样一个终身话题作为他们的社会考察课题。从通宵书店的发展前景、到综合书店的读书取向,从上海书城的不文明现象到市民对于阅读立法的态度,他们着眼于身边现象、紧贴时事动向,做出了高质量的考察报告。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选题,比如:1604团支部的课题“广场舞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1610团支部的课题“上海老年居民住宅周边广场舞的调查与分析”,就共同选择关注了广场舞的一系列成因和影响。
放眼社会,处处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对高一的同学来说,只要你对某个现象有所思、有所想、有所问,那么它就可以成为你“中国情世界风”课题的雏形,欢迎你实地考察、深入调查,在给你自己带来答案的同时,也希望你可以担当起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兴许向相关部门发的一份提议信,就会成为一项新政策出台的助推剂。对于高二、高三已完成课题的同学们,虽然不用再把所思所想所悟写成文,但仍希望你们在出行的时候能带着敏锐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让每一次出行更有价值。
今天我们迈出的这一步,可能只是一些细微地观察、一个小小的调查、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但是,却已经有一个小梦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也许你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但是未来,当你要去实现你心中的大梦的时候,你会记得,我其实很早就在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的家园。这,或许就是“中国情世界风”考察课程要带给大家的一种理念。
永远不要小看自己的潜能,抓紧时间,行动起来吧!
共青团上海中学委员会
第七周升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