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晚上,采访小组在刘庆刚老师和杨恺彦老师的组织下,使用腾讯会议,在成员各自家中,对身在美国的2015届朱吉人校友进行了大约一小时的线上采访。
朱吉人从上海中学毕业后进入了斯坦福大学研究计算机和数学领域,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美国纽约的一家对冲基金公司工作。在上中就读期间,他担任了科技班的班长以及学生会主席的职务,在采访的过程中同学们也都感受到了他谈吐间的自如和大气。
朱吉人校友在描述上中生活的过程中非常谦虚,总体来说,他认为自己在上中的经历还是比较顺利的。从最开始报考高中谈起,当时上中开设有科技班,这让对做课题很感兴趣的朱吉人坚定地选择了上中。在科技班的就读总是伴随着竞争和压力,他努力抓紧时间,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作为曾经的年度最佳学生,他谦虚地认为过去的荣誉自己不要看得太重,要注重之后新的征程。在他的描述中,同学们发现了许多和今天上中生活的相似之处,不知不觉间拉近了与校友的距离。
关于科技和科研,朱吉人校友表示很珍惜在上中和老师一起做课题的经历。他认为,高中生的课题中真正能做出创新的非常少,主要是在此过程中了解科研过程、培养科研精神。他还清晰地记得他当时遇到了的指导老师给予了他很多指点和帮助,对他的课题成果,以及后来课题研究对大学申报都有很大的影响。学校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会经常请大学教授来开设讲座,这些为后来学科的选择提供了更开阔的方向,也让他对不同专业的研究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作为曾经的学生会主席,他也分享了一些曾经的工作经验。他认为学生会的工作就是要把事情做好、把活动办好,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善于直面变化、解决问题。对于如何平衡学习与工作,他的态度也很明确,认为只要抓紧时间,活动不会影响学习,而会很大程度上丰富在校生活。采访小组中学生会的同学们抓住机会,和校友探讨了关于传承与创新、机会的选择等问题,都感受颇深。
在本次的线上采访中,采访小组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惊喜环节,请到了当年朱吉人校友的班主任廖灿老师也连入了会议室。看到了曾经的班主任,朱吉人校友的脸上露出了一点腼腆。廖老师也对当初的朱吉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师生二人现在也时常有联系,这份师生情谊一直没有断。
在短短一小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朱吉人校友的优秀而谦逊的态度。提及上中的种种,总能看到朱吉人校友自豪的神情,使我们更加明白今天在上中的学习、工作以及课题研究的经历都会对未来面对社会有很大帮助。这将鼓舞着我们今后在上中的学习生活中脚踏实地,勇于创新,不惧挑战,奋勇争先。(文:王力桐 图:杨恺彦)


(同学们与2015届校友朱吉人进行线上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