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5日上午,2019学年第二学期全体教职工总结大会于大礼堂举行。大会对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做了全面总结,会议由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主持。

(冯志刚校长主持本次大会)

(全体教职工出席本次大会)

(会议现场)
本部高三年级组组长吴静怡老师首先回顾了2020届高三年级在疫情下的苦与乐。教师在教学和反馈等各方面的工作强度大大增强,也承担了更大的压力;学生同样承受着没法线下学习的艰辛,与无管束下的懒惰进行抗争。但是,整个高三年级组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高考任务,吴老师也感谢了学校中各个部门的帮助和配合,感谢过去三年中同事、同学的陪伴与共同奋斗,相信热情而负责任的精神会一届一届传承下去。

(本部高三年级组组长吴静怡回顾本届高三年级的苦与乐)
国际部高中年级主任顾颖老师以“在逆境中找寻与众不同的道路”为题总结了本学期12年级的情况。首先顾老师汇报了国际部学生在大学录取中获得的好成绩,在IB课程考试中拿下了平均分41.9的高分。疫情的来袭并没有阻碍国际部学生们学习的脚步,顺利地迎来了毕业季。最后,顾老师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回看这一路满地的荆棘,也不曾阻挡过我们的奋勇前行。”与各位老师共勉。

(国际部高中年级主任顾颖总结本学期12年级情况)
胡立雪老师表示,在担任班主任的两年里,她感受到的是师生共同的成长,并交流了自己的两点心得体会:第一,集体凝聚力对于一个班级非常重要。第二,育人先育德,为学先为仁。

(胡立雪老师分享两年班主任生涯感悟)
国际部叶星老师以“the key to heroes”为题,重新解读了“Heroes”这个关键词。“h”是“happiness”,旨在让孩子在家里也能很快乐学习。“e”是“e-learning”,代表本学期的线上学习。“r”是“reflection”,强调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o”是“originality”,教师们的创意在本学期展现的淋漓尽致。第二个“e”是“explosion”,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最后一个“s”是“success”,表现本学期的硕果累累。最后叶老师祝愿1-3年级的小英雄们初心不移,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国际部叶星老师重新解读了“Heroes”这个关键词)
王开尔老师汇报的题目是《深耕社会科学素养培育,强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内容围绕上中科技创新培育中的社会方向、社会科学方向展开,展示了国情民风调研、上海市社科类创新大赛、与复旦教授合作的成果。最后,王老师提出期望:上中学子的社会科学素养越来越高,上中的资优生创新素养培育能力越来越强大。

(王开尔老师汇报《深耕社会科学素养培育,强化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教学处副主任李锋云老师的话题主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首先以化学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出发,展现核心素养的丰富维度。之后,解析了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区别。最后提出随着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全面推进,老师们将给予基础性课程更多的关注,逐步深入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等一系列的问题。

(教学处副主任李锋云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话题)
上海中学东校初二年级组长宋世婉老师就年级组管理上的做法和思考进行了分享。上海中学东校于初一升初二时拆分整合班级,有效解决了班级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打造东校品牌。面对突发新冠疫情,上海中学东校采取了果断的决策,保障新课教学的进度,保持和学生的互动,加入心理、体育、防疫宣传、早读晨会和周测,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保持校内学习节奏。返校学习后,宋老师通过年级大会,邀请网课期间表现自律、取得进步的同学进行分享,让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

(上海中学东校初二年级组长宋世婉老师就年级组管理上的做法和思考进行了分享)
王栩晨老师作为班主任代表,与教职工们分享了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回顾三年的班主任工作,王老师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也看到了自己的变化。王老师就疫情期间所有老师和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分享:第一,用相互监督,一起学习的方式提高在家学习效率;第二,倾听学生的压力,耐心地陪伴学生;第三,在疫情防控的同时,用心地进行集体教育。

(王栩晨老师与教职工们分享了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
刘庆刚老师就历史组本学期抗击疫情过程中做法和收获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历史组从个人到团队都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从个人层面,增强了线上教学过程中课程模式和课程思维积极转化的意识;从团队层面,进一步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老师们都通力合作,也克服了种种困难;从学校层面,强化了每位老师都体现上海中学形象的学校意识。刘庆刚老师鼓励教师们总结线上教学过程所积累下的优秀经验、做法与成果,并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刘庆刚老师就历史组收获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
孟诗悦老师作为新教师代表,向上海中学给予的成长空间与进步机会表示感谢。孟老师回首两年来的成长历程和感受,一是乘风破浪,在班主任这条看似艰辛曲折的求精之路上,并不是一个人的独行,能成为强大后盾的工作伙伴、总是带来惊喜与温暖的孩子们,让教师毫不畏惧地融入到充满着无限可能的未来成长之中。二是链接梦想,国际部初小段的教师们用知识、智慧和志向彰显着教师之间的合作链接,点亮了孩子们前行的足迹与梦想。最后,孟老师提出展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和负责任的世界公民。

(孟诗悦老师向上海中学给予的成长空间与进步机会表示感谢)
总务处主任朱观华以《梦想照进现实,努力创造未来》为题发言,就十三五规划中的教学楼工程项目和十四五期间计划启动的工程项目进行汇报。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一部分,甄陶楼报告厅和录播教室所采用的先进4k设备,为今年疫情期间教师们的线上课程录制发挥了重要的硬件支撑作用。在建中的中兴楼最大亮点是地下室的真冰溜冰场和专业合唱排练厅,预计明年九月交付使用。十四五期间所规划的新建地下车库及教学综合楼改扩建工程等西区项目计划将于明年暑期开工。最后,朱主任希望教职工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共同做好施工期间的教学过渡方案,努力将施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总务处主任朱观华以《梦想照进现实,努力创造未来》为题发言)
大会结束后,各学科、各班组开展了分组讨论会。
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参加了数学教研组研讨会,与全体数学教师讨论新教材新课程实施方案。会上,由况亦军老师介绍新教材的编写意义并作新旧比较。冯校长对全体教研组老师提出,在暑假期间要认真研读教材,开学后定期讨论实际授课经验。
语文教研组研讨会上,教学处樊新强主任介绍了学校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教研组长刘晓惠老师也提出了下学期教学工作的规划展望。高一年级备课组组长俞诸亮老师介绍了22届新教材的使用经验,俞超老师介绍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体会。随后进行的备课组会议上,各组老师热烈讨论,认真总结本学年教学的经验,研究了新学期教学的安排。通过本次会议,语文组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预备在即将到来的暑假,努力充实自己,认真做好新学期的各方面准备,为取得新的成绩而不懈奋斗。
化学教研组重点总结了高三化学等级考的成功经验和高一高二平稳有序完成疫情期间教学任务的原因。交流讨论后,组内老师一致认为今年化学组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组内老师的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无论在疫情期间还是在最后的教学阶段,各备课组的老师们都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相信只要保持好这样的工作积极性,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地理教研组就本学期地理等级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新教材虽然推迟一年使用,但是提前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地理组为每位老师量身定制了假期需要提前准备的工作,并为下下学年新教材的提前准备工作做了部署。
会议尾声,冯志刚校长听取了音乐教研组学期总结会的讨论。冯校长鼓励教师们稳扎稳打,勇于作为,不断拓宽眼界和格局,努力提升个人素养,并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在国内、国际间的艺术活动交流与联动,最终建立起与学校国际一流名校知名度相匹配的校园艺术发展规格。(文:杨嘉伟、董佳麒、俞超、陆晨刚、刘峰、张沛、马文婷、盛逸杰、金灏 图:杨嘉伟、汤寅钧)







(分组讨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