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早晨,采访6组的同学们驱车前往浦东南码头路街道办事处采访高天校友。高天校友放下手头的工作,热情地迎接同学们。采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缓缓展开。
由采访同学的问题引入,高天校友慢慢回忆起了上中的生活。她最初对上中的印象就是大,不仅大,而且充满生机和活力;在绿树成荫、草木环绕下,她开始了自己的上中生活。高天校友讲述了自己在上中学生会工作的点滴,进而说起当时担任班长、组织足球队和两位班主任对她的影响。她还回忆了唐盛昌校长每次开学典礼上激动人心的演讲,以及唐校长一直用来激励同学们的一句话:“今天你们以上中为自豪,明天上中以你们为骄傲”。高天校友说,上中生活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瞬间、带来了非常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她人生中最好的一些朋友,也是在上中时结下的友谊。
高天校友还谈到了在上中时期的许多活动。她详细地讲述了在长兴岛包装橘子的学农活动:上中学生上手快,用人工流水线大幅提高了效率,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以至于可以“免检”;她当时作为班委带领大家作为突击队,晚上加班,最终拿到学农最大贡献奖;在学农同时不忘学习,晚上还在看书做题……这样生动的小事说明了上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尤其在劳动上有亲手实践的深刻认识。
高天校友也分享了她认为的上中培养学生几个优秀的方面:一是拓展知识的广度,高天校友讲述了她在上中时阅读军事文学的爱好得以充分发展的经历。二是为学生提供了各种空间和平台,作为成长的一种包容的、隐性的支撑。三是对学生人格心理的塑造,包括锻炼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赋予学生在较大压力下面对挫折的能力,使学生的内心力量变得更加强大。此外,上中的硬件、软件、师资和氛围,都给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对于上中的教育改革,高天校友提到了互动型教学,回忆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进行讨论的启发式课堂教学。此外,她表示上中非常注重素质培养,各种社团活动和选修课为学生的专业选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培养了很强的适应能力。她表示,上中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三观和素养形成最重要的16岁到18岁的阶段,教会了学生对内如何管理、要求、约束自己,对外如何认识、看待、改变世界;这两个方面,一直到现在也对她影响非常大。
高天校友曾经作为志愿者前往西海固支教,谈到上中对于她做出这个选择的启发,她表示:上中对于学生使命感、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了成为栋梁之材、担负更多责任的意识,这是在上中时就已种下的一颗种子。对于当今的上中学子,高天校友认为应当具有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以适应新的环境。她希望上中学子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利用好上中的机会,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她认为上中学子应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采访的最后,高天校友与同学们共勉:年轻人要养“四股气”:英雄气、书卷气、江湖气和烟火气。英雄气,是在国家与民族有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书卷气,是少年的初心和使命,是知识分子的担当;江湖气,是区别于精英气,是要学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拓宽自己今后的道路;烟火气,是要立根于祖国大地,从而充分地理解自己生活的这方土地与这方人。
经过这次对高天校友的采访,同学们丰富了阅历,也不由得对自己的未来有所展望:无论日后从事什么行业,都可以奉献于更大的事业,努力做到“达则兼济天下”。新一代上中青年将会有自己的投身祖国建设的方式,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进步、民族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林昱晴、童渡一、吉麟报道)


(高天校友与采访组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