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上海中学建校 155 周年。恰逢国庆前夕,2020 年 9 月 25 日,上海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各班开展了迎国庆、校庆主题班会。

(高一、高二年级各班开展迎国庆、校庆主题班会)
国之重任,在我少年
高二(7)班在各位班委同学的组织下,展开了有关国庆和校庆的主题班会。
班会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班主任发言。李超老师通过引用海德格尔关于真理发生的四种方式,引出了本次班会的一大主题——国庆。他谈到,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当好好学习、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前人建立的荣誉功绩。
随后,同学们观看了“建国七十周年历史过程”的视频,复习并进一步了解了新中国史。视频中的每一个历史节点,都体现出了中国人民这七十年来的伟大进步和复兴。王一粟同学作为校庆采访团队的一员,发表了他对于采访校友这一经历的感想。
三位同学带来了以“我伟大的祖国”为题的主题朗诵,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展示出面对各类灾难时,伟大的中国人民不辞辛劳、全力帮助祖国度过难关的宏伟形象。
接下来,同学们迎来了一个有趣的环节——击鼓传花,知识问答。在一片片欢声笑语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快乐,也明白了很多与国庆相关的小知识,不亦乐乎。
最后,国庆班会以何炎伟同学的发言结束。“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愿上中学子都成为能肩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高二(7)班同学们观看“建国七十周年历史过程”视频)
一日为上中人,终身为上中人
高二(2)班全体同学在班主任方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以“忆往昔寻根追梦,畅未来与国同行”的主题班会。
课堂先以上中历史建筑物为素材的“谁是卧底”活动引出同学们对于过往上中荏苒岁月的追思,并在方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将每一栋楼的前身今世熟记于心。无论是拥有悠悠历史,“龙门书院”的化身龙门楼,还是因破坏了黄道婆墓道而得名的先棉堂,如今都成为了上中莘莘学子求学的黄金殿堂和“备国家人才”沉淀书香的暖巢。
紧接而来的国史校史拼图让我们摸清了中国与上中历史缠绕着的脉络,重温那些曾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历史重要节点,这一切与近在身边的上中相连却又显得温馨而有趣。
当我们沉浸在“家事”与“国事”纷繁交织的往昔岁月里时,两位同学关于暑假“校友访谈”活动中的经历分享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陈云上同学采访的钱七虎院士所言“上中的同学不是死读书,是要培养高尚的人生目标与品质”教导引领我们劳逸结合,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吉麟同学采访的卢锡城将军则勉励敦促我们要有“服从组织分配”的大局观与“为国为天下”的理想与情怀。
方老师介绍了唐盛昌校长重建复兴龙门的艰辛过程,百年宏志、师生同守的巍巍精神如雷霆万钧地立在我们心间,像有暖流通过一样温和却饱含力量。接下来,由吴静萱同学与周皓天同学带来的诗歌朗诵彻底点燃了大家的激情与热血,“勇往,上中青年勇往;重光,炎黄神胄重光”是上中给予我们前行的无限动力,誓词滚烫且不可辜负。最后,同学们怀揣着“今日我以上中为荣,明日上中以我为荣”的信念与目标写下对自己的寄语。心形的卡片贴在上中赤红的校徽上,意味着“一日为上中人,终身为上中人”的深深感悟。

(高二(2)班同学们讨论交流国史与校史)
勿忘历史,甘于奉献
155,笔尖挥墨,留于白宣,只剩微小的字符。但简单的数字背后,是用泪泼洒的印迹,是汗与血镌刻的乐章。
上海中学国史校史主题班会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校园与祖国建立后经历的种种磨难,以及人们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展现的强烈而敢于抗争的精神,并期冀同学们在这些充斥苦难的悠长的历史中汲取甘于奉献的品质并灌注于心田。
成立于 1865 年的上海中学,在动荡不安的时期应运而生,龙门书院始终坚定贯彻“忧国忧民”以及“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理念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今日之上中在不断探索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在第一部分“史品上中”,同学们为学校创立、停课及再次重焕新生的悠久历史震撼。
第二个主题“中国梦,我的梦”缓缓拉开帷幕。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自此祖国便逐渐从屈辱的阴影中走出,变得自强。从“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同学们感知到身边的变化。
乘坐一叶小舟漂游于寥远的历史长河,渐渐地意识到主题班会已接近尾声。陈老师告诫班级同学:“要在工作学习中践行任劳任怨、敬业创优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盼望同学们勿忘历史、积极实践,在危难关头勇于挺身而出,在日常生活珍惜并维护和平的精神。作为一个饱经磨难的民族,经历过的战争更让我们懂得和平的可贵。
和平的橄榄枝已伸出手来,愿同学们都能牢牢抓住它,并时刻不忘奉献班级,奉献学校,奉献祖国,将奉献精神熔铸在自己的心灵深处!

(高一(6)班同学们分享主题班会感悟)
1865 年,龙门书院在国家危难中成立,探索近代新学教育之路。一百五十五年来,上海中学书写着与国同梦的历史,秉承着“储人才,备国家之用”的育人宗旨,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无数有志青年从这里走出去,在各领域崭露头角。现在,秉承着这一传统,上中学子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聚焦志趣,激发潜能”。未来,上中学子也将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文:徐馨儿、李君婷、赵灼华、奚婧玥 图:团委学生会、杨嘉伟)

(主题班会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