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学兴趣,提升科学素养”,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张兆国教授,在化学阶梯教室为高一九十班的同学带来了一节热情洋溢的化学广告课。
化学看似专业而神秘,实际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要学好化学,我们要如何落实之于生活中?教授通过讲解胰岛素的发现与应用,让同学们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大胆猜测的重要性。并非眼花缭乱的精密仪器,也非晦涩难懂的推导公式,梅林、明科斯基两位科学家细致入微地观察切除了胰脏的狗尿液招苍蝇的尽职态度,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与称赞。数不胜数的成功荣耀背后,是一位位科学家的坚持不懈、鞠躬尽瘁砌造的身影。同学们为这些伟人感动,也在张教授的引导下,重新认识、树立了化学研究的形象。
即使在当今,化学的地位也非同小可。中医与西医,究竟要崇尚经验还是相信机器;神秘的熊胆,到底是良药还是噱头?张教授鼓励同志们不要一味的相信百度与百科,少断章取义,多广泛思考,通过科学的研究与理性的讨论,得出最终的结论。麻醉的发展,也是近代科学史上的重大成就。看到冰块儿贴身使人失去知觉,酒精入肚使人神志不清,不少科学家灵光乍现。笑气的发现,乙醚的诞生,没有不始于灵感与创新的。在一件件事例上,同学们明白了做好学问的又一必要前提:广思索,多质疑,有想法,多创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非凡的成就,总来自孜孜不倦的学习与钻研。讲座临近尾声,张教授向同学们寄予了认真努力学习,争取日后有所作为的期望,同学们也觉得受益匪浅,必将在未来科学的舞台上创造出新的火花。(文:高一10班 郭诣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