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下午,本部高二发展课“走进法的世界”中,上中学子前往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以下简称“一中院”)进行庭审观摩。该课程由上海中学与华东政法大学合作开设,本学期已邀请5位教授、学者前来授课7次,本次庭审观摩活动为常设特色实践活动。
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后,高二23名同学与1名老师在甄陶楼前集合完毕,全员佩戴口罩,乘坐校车出发。一行人受到一中院曹晶清老师耐心接待。同学们第一次来到法院,难掩激动,曹老师为同学们留下了一张合影。

(合影)

(同学们走进一中院)
整个观摩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庭审观摩及庭后讲解答疑、法官成长经历分享讲座、法制长廊及法庭参观。
庭审在下午三点正式开始,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同学们不能走进刑事法庭旁听,于是在报告厅通过多视角大屏幕观摩刑庭庭审现场。同学们落座三排,认真观摩。庭审由郭震审判长主持,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三个环节,案件内容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审理。整个庭审过程,调查阶段举证详实清晰;辩论阶段程序严明,公诉人与辩护人发言充分、有序;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进行自省。

(同学们观摩法庭庭审)
庭审结束后,于书生法官来到报告厅进一步梳理了案件,并作庭后答疑。同学们踊跃提问,问及企业人员收贿款与给予便利是否同时成立才构成犯罪,犯罪的构成要件问题,人民陪审员的选拔要求与机制等。

(于书生法官为同学们进行庭后讲解与答疑)
接着是经历分享讲座,法官助理、第三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获得者吴亚安博士,结合自身经历与具体案例,分享了自身对法律的理解:法学生并不是简单地识记法律条文,而需要对整个法律逻辑、社会发展进行把握。在审理案件时需要回归法律规定,找到最本质的内容。最后他提到,法律的适用还要靠良心。

(吴亚安博士分享成长经历与感悟)
最后,同学们前往二楼参观法治长廊,由法官助理、青年志愿讲解队队长陆俊伟老师进行讲解。在大厅两侧墙面上是金黄色浮雕,一侧内容为中国法律的发展史,另一侧是西方法律的发展史。由于时间关系,陆老师主要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中国的法律发展历程。从皋陶讲起,历经西周五刑、战国商鞅变法、汉代《九章律》、唐代《唐律》等阶段,中国古代法律日趋成熟。行程的尾声,陆老师带大家参观了民事法庭,并从法庭色调明暗、座位排布等多方面将其与刑事法庭进行对比,并分析了原因。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舍不得离开。

(讲解法治长廊)

(陆俊伟老师带同学们参观民事法庭)
一下午的观摩活动安排得紧凑有序,一行人走出一中院时,天色渐暗。与一中院曹老师道别之后,同学们走上大巴,坐定,慢慢消化这一下午的观摩体验与收获。这些体验心得将在下一周的发展课得以呈现。(图、文: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