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上海中学基础科学班走进遵义会议精神上海巡展

2025-11-19

2025年11月18日,上海中学第二届基础科学班——初二1班的同学们走进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参与“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专题展览——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2025上海巡展”活动。在这场兼具历史厚度与精神温度的红色思政课中,同学们触摸革命脉络,感悟信仰力量,收获颇丰。

庄严启幕:共赴红色之约

上午10:00,巡展开展仪式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济人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同济大学领导、遵义会议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中共一大会址馆长等嘉宾出席。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在致辞中强调,遵义会议是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次巡展是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同济大学发挥全国重点马院优势,将课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赵薇馆长则回顾了遵义会议的光辉历程,阐释了“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希望同学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在新时代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随后,出席仪式的领导共同为展览揭幕,拉开了本次巡展的序幕。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致辞

出席仪式的领导共同为展览揭幕


思政课堂:感悟信仰力量

随后,同学们聆听了两场精彩的思政课。遵义会议纪念馆讲解员古翊雪带来了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讲解员大赛一等奖作品《最后的冲锋号》,以17岁司号员陈世荣和红52团战士在困牛山纵身跳崖的壮烈故事,生动诠释了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牺牲精神。

讲解员李玉娟讲述了“诗魂永铸赤子心,石榴花开新时代——杨和钧诗稿”的故事。侗族青年杨和军从好奇围观红军,到被革命思想感召,最终为宣传革命理想献出生命,他在家庭账本上写下的六首怀念红军诗,字里行间的革命热忱深深打动了在场同学。

两场分享时长虽短,却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与军民同心的深厚情谊,进一步理解了遵义会议精神的时代价值。


(讲解员古翊雪分享作品《最后的冲锋号》


沉浸观展:回望峥嵘岁月

揭幕仪式后,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济人楼一楼大厅的展览现场。600㎡的展厅、180m的展线中,五个部分的内容层层递进,全景呈现了红军长征的壮阔史诗。

从“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中红军告别苏区的毅然出发,到“遵义会议伟大转折”中挽救革命的关键抉择;从“四渡赤水出奇制胜”中灵活机动的军事智慧,到“勇往直前走向胜利”中征服雪山草地的坚韧不拔,再到“遵义会议精神永存”中对革命精神的深刻凝练,详实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图片,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同学们不时驻足凝视,认真聆听讲解,深刻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情怀。


(学生聆听讲座和参观纪念馆)


满载而归:赓续红色血脉

活动尾声,同学们在展览现场合影留念,定格下这段难忘的红色记忆。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系统了解了遵义会议和长征的光辉历史,更被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所震撼。

王禹程同学有幸接受《贵州新闻联播》的采访,分享了自己的观展体会:“原来课本里的历史背后,有这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他感慨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后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把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学习中,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生合影留念)


(文、图:邱宛霖/编辑:胡晨、实习生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