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徐汇区高三数学教研活动在上海市上海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教研主题为“高三函数与不等式复习”。耿静静老师执教了一节题为《某一类抽象函数性质的探究》的公开课,以新颖的情境创设和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从具体函数实例出发,逐步归纳抽象函数的性质,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积极,展现了良好的思维互动与探究能力。
公开课结束后,在徐汇区教研员李幸老师的主持下,与会教师开展了深入的研讨交流。李老师首先带领大家细致研读了耿老师的教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学生活动与作业设计,逐一剖析其教学意图与实施路径。他特别指出,除了关注课堂中两个主要的学生活动外,更应重视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认为这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李老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难点集中体现在“表征理解、逻辑推理、准确表达”三个方面,教学实施中应注重从“情境创设、问题核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四个维度引导学生突破认知瓶颈。她对课堂素材的选取表示充分肯定,并建议以此为基础,开发两至三节系列课程,将此类抽象函数问题讲通讲透。
随后,耿静静老师分享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以数学情境创设和探究过程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组织教学,通过任务驱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螺旋上升的认知过程中构建思维体系。她也坦诚交流了磨课过程中的艰辛与收获,坦言历经多次大幅调整后才最终成型。位育中学杜忠辉老师认为,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精神,契合上海中学学生的学情,不仅夯实了学生基础,更在数形结合、逻辑推理等能力上有所提升,并特别提醒在几何与代数转换中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的严谨性。南洋模范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张君老师以“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概括本节课特点,赞赏耿老师在素材选取、思维培养和课堂互动方面的用心,并鼓励年轻教师勇于在磨课中“大改”,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其他与会教师也纷纷发言,交流听课感悟与教学启示。
最后,徐汇区教研员王巳震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开展探究式公开课的心得。他强调,探究课应选取“无套路”的真问题,明确“探究什么、如何探究、能力指向何方”,并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抽象问题具象化、直观感觉严谨化”,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次教研活动在热烈而充实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为徐汇区高三数学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深入反思。


(耿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抽象函数的性质)


(教研员王老师分享开展探究式公开课的心得)


(教研活动现场)
(文:李鹏程/图:汤奄钧/编辑:胡晨、实习生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