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教育教学创新路径、助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学生全面发展,2025年11月5日下午,一场主题为“赋能学习者,构建新生态”的教学研讨活动在上海市上海中学甄陶楼B1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系列教研活动的第三场,聚焦AI与语言教学的深度融合,由上海市上海中学英语教研组牵头组织——由李萍攻关计划团队联合孟莎攻关计划团队、杨嵘攻关计划团队、杨晓丽攻关计划团队,携手徐汇区孟莎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及金山中学英语教研组共同承办。
活动由上海市上海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李萍老师主持,特别邀请上海美国学校的两位外籍专家开展教学工作坊。专家围绕前沿教育理念与实用教学策略展开分享,与现场参会教师共同探讨“如何有效激发学习者潜能、构建开放灵动的英语学习新生态”,为后续英语教学实践创新提供了方向与思路。

(上海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李萍老师主持)
Mr. Alan Preis首先介绍了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这一概念,并以可理解性输入理论为基础,指出 AI 可加速语言学习,分享了个人学习场景的AI技术路径。他提到,AI在语言学习中作用显著,可以通过建模与支架功能(modeling and scaffolding with AI)为学习者搭建学习框架,辅助理解复杂语言知识;交互式任务设计(designing tasks interactively)能根据学习者需求实时调整任务,提升参与度;实时生成练习与反馈则可及时纠正错误(getting AI-generated practice + feedback in real-time),帮助学习者高效巩固语言技能,全方位助力语言能力提升。专题工作坊探讨基于元提示(meta-prompt)的教学设计,解析元提示定义与特性,演示词汇深化、文化沉浸等场景的操作流程与教学价值,介绍技术实施要点及典型案例的经验与问题应对方法,现场演示了用短视频做听力训练等实操,用YouTube Transcript等工具,提供标准化提示词模板,并给出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的AI课堂转化方案,并讨论了设备有限下规模化应用、学生过度依赖AI等争议问题。

(Mr. Alan Preis介绍AI课堂转化方案)
Ms. Jenny Harris讲座聚焦项目式学习(PBL),主要讨论了PBL的优势和挑战,强调了时间管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到了项目的标准和标准的变化、以及如何在不同的项目中进行有效的学习。此外,Ms. Jenny Harris分享了PBL中“启动 - 知识构建 - 发展与批判 - 展示”这一逻辑顺序:启动(Launch 阶段以“项目单元进入事件”引导学习者,创设场景激发动力,助其建立项目认知与参与感,明确初步方向。知识构建(Build Knowledge)阶段围绕 “需知问题” 导航,以开放性提问促主动探究,提供资源支持深入学习,构建系统知识。发展与批判(Develop and Critique)阶段借具体反馈指出成果优劣,引导迭代修改,提升成果质量与学习者能力。展示(Presentation)阶段通过多样形式展示成果,在交流评价中拓展视角,提升表达能力,完成学习闭环。在讲座的最后,Ms. Jenny Harris邀请在场的教师一同开展工作坊,讨论了各自教学中可以运用PBL的可能性。

(Ms. Jenny Harris聚焦项目式学习)
最后,徐汇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孟莎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发言中,孟老师强调了AI和PBL是近些年的热门话题,许多教师已经在尝试将这些概念应用到教学中,例如设计试卷、作业和培训材料等。在AI的应用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合适的指导,PBL也值得老师探索并融入日常教学。

(徐汇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孟莎老师总结发言)
本次“赋能学习者,构建新生态”教学研讨活动为与会教师搭建了多元交流、深度学习的优质平台。外籍专家的前沿分享与实操指导,让教师们对AI与语言教学融合、PBL教学模式有了更系统的认知与实践思路。孟老师的总结则为后续教学探索指明方向,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所学将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新动力,未来会积极尝试把AI工具、PBL理念融入课堂,以更创新的方式激发学生潜能,助力构建更开放灵动的英语学习生态,为推动区域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活动现场)
(文:寿晨佳/图:汪茹奕/编辑:胡晨、实习生徐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