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本学期第二次学生党课在甄陶楼报告厅展开。主讲人赵镱淳老师以“历次阅兵展示‘中国力量’”为题,通过温故、比较新中国主要阅兵式的发展变化,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中国发展进程的认识。
赵老师的党课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阅兵讲起,回顾了当时的盛况,但也从军事装备的“万国牌”上,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础工业发展的艰难窘境。1950年、1951年第二次、第三次阅兵剑指朝鲜战场,阅兵式上众志成城,满怀抗美援朝的战斗决心。从20世纪50年代起,历次阅兵中,各类国产装备逐步上场,从枪炮、坦克,乃至战斗机,预示着中国工业体系初具规模。60、70年代期间,虽未举办阅兵式,但新中国取得“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用国防科技铸就起新的“长城”。赵老师讲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韬光养晦,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反哺国防建设,不断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他分享了1984年、1999年、2009年、2015年、2017年、2019年,直至2025年“9·3”大阅兵的情境,他强调我国阅兵式上不仅自行研发装备的占比越来越高,而且所展示装备的先进性也有着质的提升,预示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正结出累累硕果,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正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滚滚向前。
赵老师以生动翔实的图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阅兵式带到同学们眼前,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新中国从积贫积弱的状态,发展到如今的制造业强国的艰辛历程,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党爱国热情。







(活动现场)
(文:2706 王皓杨/图:实习生朱诗雯/编辑:胡晨、实习生徐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