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2709的王奕轩。
刚刚过去的10月18日注定成为上海中学校史上难忘的一天,这个周六不仅是因为一千多名社会各界来宾、五千余名校友齐聚上中园,共同庆祝上中160周年生日,更是因为全体27届高二、高一11班和高三部分同学组成的535名志愿者用青春的担当,为这场盛典写下的动人注脚。
室内外志愿者岗位包括:东、南、北以及上中路100号大门迎接人员,全校34个路口的引导,龙门楼、甄陶楼、念慈楼、中兴楼、体育馆、西楼内的177处校友引导、22处参观点、11个打卡点及6个捐赠回馈点,以及6个闪演点志愿者。岗位这么多,但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国庆长假紧接着体育周,大家齐心协力,仅用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动员大会、负责人对接、部分岗位老师对接培训的工作,并且将每一个岗位的安排落实到人。
清早暴雨乍停,所有志愿者都于7:30之前都到达了自己的岗位以饱满的状态开展工作。
四个大门的志愿者同学们,是迎接校友嘉宾进入学校的“第一岗”,大家用真诚和热情欢迎每一位校友和嘉宾的到来,让每个进入上中的人都体验到“回家”的感觉。
由于前来的校友中有很多老上中人,对于一些新建的建筑如西区教学楼群并不熟悉,我们在每一个道路口的志愿者都会第一时间为这些校友引路;在校园里的多个校庆装置装饰前,也活跃着志愿者同学的身影,他们主动上前帮助校友们合影留念,为大家定格美好的瞬间。
在捐赠回馈点分别安排了不同的礼品,同学们也非常认真与负责。比如,在高二12班王钦同学和高二7班王建棋同学的带动下,捐赠点的同学们在做好记录的同时维持秩序,并及时沟通,快速补货,确保每位校友都能得到心仪的捐赠回馈,留下校庆珍贵的回忆。
在打卡点和参观点,校友人流量较大,同学们不仅要负责盖章,还要维护队伍秩序,细心解答校友的疑问。打卡点负责人高二8班常涵玥和参观点负责人高二9班杨文硕和所有志愿者同学们展现出了极强的随机应变能力,盖章答疑两不误。
面对集中到场的校友,室内志愿者们高效协作,有序开展信息核对、教室引导等工作,细心了校友询问需求,耐心指引参观路线,用贴心服务让老校友感受到母校的温暖。比如龙门楼志愿者团队,面对从58届到25接最多人流量的楼宇,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亦或是需要轮椅协助的校友,志愿者们始终以真诚的微笑和主动的援手,传递着深深的敬意与欢迎。
面对更多临时突发的任务,志愿者们灵活补位、协同配合,无论是在心愿墙旁引导校友书写明信片,还是在念慈楼前维持打卡秩序、提醒排队动线,同学们始终热情不减、毫不懈怠,全力保障了校庆当天各项活动的顺利推进。
演出与闪演节目的同学们,早在上学期就已投入排练,只为呈现最精彩的舞台;而在校庆活动前仅24小时,一支校友足球赛解说转播团队迅速组建——高二10班闵家骐同学担纲解说,高二4班张心悦、高二3班钱悦尔、高二2班仲昱嫒、郑瑜天、马乐言以及高二7班王旭萌同学则共同负责大屏转播。
10月17日下午,全校40个班级便已集体动员,精心布置教室,为校园营造出浓浓的校庆氛围。同学们各展所长,运用手绘、气球、校史时光轴等多种方式,为每一届校友打造了温馨而富有特色的聚会空间。
活动结束后,我们也收到了来自校友们的真诚反馈,1994届高中校友们对高一9班的教室这样评价到:“这个班的同学们真的非常用心,我们很感动也很感激。教室里除了鲜花和校庆明信片以外,还有各种手幅,同学们布置了校庆主题板报,居然还给我们贴了小虎队的海报!甚至贴上了小虎队的海报——这真是妥妥的‘回忆杀’!这些小朋友是多么有心,他们一定是一群爱心满满的学霸。”
站在上中160年华诞的历史交汇点,我深深感到一代代上中人爱校情怀和龙门精神。感谢学校对我们的信任,感谢所有参与志愿服务同学们的参与,让我们继续肩负这份担当,让我们在建校170周年再聚首之日,为国家、民族作出成绩,不负龙门,不负青春。龙门发轫进无疆,一柱中流海上!

(护旗手进场)

(升旗手升旗)


(学生代表发言)

(升旗仪式现场)
(文:2709 王奕轩/图:汪茹奕/编辑:胡晨、实习生徐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