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中午12时45分,校史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校党委书记张泽红老师带领各团支部书记一同参观了上海市中学校史陈列室及“上海中学建校160周年历史实物照片展”主题展览。
展览从一份珍贵的历史文件切入:1942年,上海中学曾更名为“沪新中学”。张书记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上海中学为何要在那时更名为沪新中学?”她随后解释道,这背后是一段峥嵘岁月的见证——面对汪伪政府要求中学进行登记的压力,时任校长为保护“上海中学”之名不受玷污,毅然决定更名为沪新中学,体现了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坚守与智慧。
走进展厅深处,张书记为大家讲述了上中师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光荣历史。熟悉的龙门楼、大礼堂,正是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所修建。然而在1937年,这些建筑曾被日军强行征用,作为“西侨龙华集中营”。张书记特别提到了集中营的幸存者白丽诗女士,她曾重返上中,动情地向师生回忆那段艰难岁月。此外,国际知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为拍摄电影《太阳帝国》也曾来校调研,进一步印证了上中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家国情怀。
展览终端的烈士墙上,铭刻了一批为国家献出生命的英雄校友。淞沪会战中英勇抗敌的谢晋元烈士,曾担任上海中学军训总教官;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朱凡烈士,其事迹被誉为“阿庆嫂”原型之一,也与上中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挺膺担当、不怕牺牲”的精神。
通过这次参观,同学们从历史长河中深刻感受到炽热的家国情怀。张书记总结指出,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教育与科技的支撑。上海中学“储人才以备国家之用”的办学理念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方针,正是对历史期许的坚定回应。走出展厅,通道一侧展示着众多优秀校友的寄语,一代又一代上中人正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此番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上中学生应当以史为鉴、勇担使命,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日常学习与未来追求之中。



(张泽红书记上微党课)



(同学们认真听讲)

(合影)
(文:高二9班 刘隽希/图:汤寅钧/编辑: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