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6日,市委书记陈吉宁来到叶公琦校友家中看望慰问,郑重地为他佩戴上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向他致以崇高敬意和亲切慰问。

叶公琦,曾任上海市第九届、第十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上海市副市长,我校1946届校友。
下面选取一段叶校友对抗战时期那段往事的口述历史片段: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父亲把母亲和我们姐弟送到了上海法租界的三姨妈家。后来我们全家又搬到了三伯父在巨籁达路(即巨鹿路)一处房子里,表哥表姐也住了进来,全家人头济济。
1942年2月,我加入了中共领导的地下抗日组织——“上海学生抗日协会”,简称“学协”。当时我在上海中学(时改为私立沪新中学)读书,我们每周在高年级党员指导下过组织生活、开小组会,商量在学生中开展抗日宣传以及宣扬中共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事迹。作为党的外围组织,“学协”大部分成员后来不是去参加新四军,就是潜伏下来,到了年龄后具备条件就发展为党员。
我属于后一类。1944年9月,学校党组织通知我已经可以入党,我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出于保密考虑,那份入党申请书是蘸着米汤密写而成的。11月,在巨籁达路家中举行了入党宣誓。
我在“学协”及入党后的一段时间里,经常替哥哥姐姐去苏联人办的杂志社买报刊。因为我年纪小,不太会引起日本人及汪伪特务注意。苏联塔斯社在上海办的报纸《每日战报》(Daily War News)成为哥哥们学英语的教材,也是很好的抗日宣传材料。当然,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不在报道范围内,只能报道苏德战争。不过苏德战争也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情况,这些报道被我们当作开展反法西斯宣传工作的材料,时常念给同学们听。
相关链接:
今天,市委书记陈吉宁登门慰问,为叶公琦佩戴纪念章!接受解放日报专访时,96岁的他潸然泪下
解放日报专访叶公琦:是怎样一段往事,让这位96岁老人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