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昨天传来好消息:中国队六名选手全员夺金,团体总分世界第一,其中来自上海市上海中学的邓乐言、重庆市巴蜀中学的张恒烨双双摘得满分金牌。
邓乐言斩获的这枚金牌,是上海市上海中学自2000年以来的第18枚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该校获得的金牌总数位居我国同类学校第一。
中国队唯一高一选手
邓乐言(中)
邓乐言在圈内小有名气,从小就展现了数学天赋。一般小朋友看数学著作,一头雾水、味同嚼蜡,他却游刃有余、乐在其中。他先后就读于上海市民办盛大花园小学、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和上海市上海中学。
去年11月公布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获奖名单中,当时就读初中的邓乐言荣获组合与概率赛道铜奖。这也是该赛事举办以来,首次有初中生获此殊荣。同年12月,当时刚读上海中学高一的他,在第40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中获得满分金牌,名列榜首。
今年3月,经过为期9天的集训,邓乐言顺利入选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国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今年7月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在赛场上,作为中国队唯一一名高一选手,邓乐言首次出征,赢得满分金牌。
此前,上海中学曾于2008年至2016年创造了一所中学连续9年有学生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的奇迹。随着邓乐言此次夺金,该校自2022年以来又创造了连续4年获得6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的新纪录。
明年IMO将在上中举行
去年,中国数学会决定委托上海市上海中学承办2026年第6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 2026)。2026年7月,第6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将在上海中学举行,这是该赛事首次将承办权交给一所中学。
从1990年开始,上海中学在全市率先成立数学班,开展数学强潜能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铺路搭桥”。去年8月,数学家丘成桐授权上海中学—华育中学联合体开设“丘成桐少年班”。
自1990年成立数学班以来的35年里,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学特长学生上千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