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下午,本部政治组俞千惠老师于影视传媒中心录播教室开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转正课。5月9日上午,本部政治组胡金妹老师于甄陶楼录播教室开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转正课。上海中学教学处树騂老师、张智顺老师、李锋云老师、政治教研组组长蔡珂老师以及政治组内其他老师观摩了两次公开课。

(俞千惠老师开设转正课)
俞千惠老师以“推动外卖行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为议题,通过模拟政协专题协商会的形式展开,激发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民主实践的热情。课上,学生组成骑手代表、消费者代表、经济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科技界五个界别,依次派代表介绍本界别提案,并围绕食品安全、骑手权益、算法优化、科技赋能等当前社会热议的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分界别进行质询与答复,进而由各界别代表提出修正后提案,最后由全体委员投票表决。专题协商会后,俞老师总结学生在争论过程中体现出的三对焦点矛盾,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科技与温情之间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协商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即团结和民主,凝练得出人民政协的性质与职能。整节课氛围热烈,在俞千惠老师的设计与引导下,同学们能代入政协委员的角色,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展现了精彩的一课。

(胡金妹老师开设转正课)
胡金妹老师选取了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作为切入口,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快时代中的慢坚守”为主线,通过一快一慢的新老成昆线对比、现代机绣和手工彝绣的冲突,将我国的民族方针和政策呈现于快与慢的辩证统一中。课上,胡老师组织开展“复兴号和绿皮车,一快一慢,有何共性,又有何区别?”“作为彝族自治州自治机关的工作人员,怎样利用自治权保护和传承彝绣?”等议学活动,带领学生思考和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有何积极意义。
课后,政治教研组全体老师围绕此次转正课进行了评课研讨。各位老师肯定了两节课的议题选择,认为俞老师将抽象的政治制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真问题并充分调动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胡老师以“途径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新老成昆铁路”切入,以小见大,有一定的新意,也较为贴切。同时,各位老师对“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怎样给学生抓手以调动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如何更好地把握课程节奏”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文、图:本部政治教研组/编辑:胡晨、实习生雷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