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

不一样的大神——访五四表彰“小专家钻石奖”得主高继扬

2016-05-14

个子瘦高,斯文儒雅,这是高继扬给人的第一印象。

 

4月30日中午,记者在高二八班的门口与这位连续两届五四表彰“钻石奖”得主、第5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金牌得主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虽然身上有无数耀眼的光环,但在高继扬的身上体现不出一丝外露的轻狂。眼前的他,完全就是一个关心学弟的普通学长,面带笑容、谈吐和蔼,没有任何所谓的“大神气场”,甚至,还有些腼腆。

 

不过,在平凡的外表下,他却有一颗不平凡的内心。

 

他从预初开始训练初中数学竞赛,初二开始接触高中数学竞赛,数学竞赛已经伴他走过近一半的生命岁月。当被问及数学竞赛对他的意义是什么时,他思索了一下答道:“起初可能是因为学校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自己接触竞赛,功利性的目的可能多一些;而后越深入接触,越能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魅力,同时也收获了一些成功,慢慢地数学竞赛就成了一种兴趣、一种值得不断追求的东西了。”

 

谈到数学,高继扬的话更是源源不断。身为竞赛领域的佼佼者,他最崇拜的数学家是同样竞赛出身的天才数学家陶哲轩。安德鲁·怀尔斯证明的费马大定理与佩雷尔曼证明的庞加莱猜想则是近年来他最为敬佩的数学成果。“你最希望被尽早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高继扬略一思索,答道:“黎曼猜想!”不过过后他很快又补充了一句,笑道,“当然,有生之年可能是看不到它被解决了。”当被问及数学竞赛与数学研究的关系,高继扬认为,数学竞赛绝不是成为数学工作者的必要条件,竞赛的主要功能是锻炼人的数学思维,真正做数学研究仍然需要大量地学习、阅读、钻研,不然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泯然众人。

 

“你认为研究数学,需要信仰吗?”记者提出了一个相当刁钻的问题。高继扬思索了一会儿,答道:“我想,像牛顿那样的宗教信仰,数学工作者是不会有的。毕竟,数学是绝对严谨的,对数学人而言,没有证明上帝的存在,就不能相信上帝。我想大概更多的是一种‘信念’吧,比如在数学竞赛中,还剩一个小时却有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来,这时候是选择放弃,还是继续呢?这时就需要你的心中有一个声音,一个信仰,最后才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记者询问了高继扬对高中数学课程的一些看法,他笑道:“我觉得加一些数论、组合的知识是完全应当的。”“只是他们一直是拒绝的。”

 

数学是高继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数学并不能完全地概括高继扬。他身上除了拥有数学人的那些优秀品质,譬如专注、理性、勤奋,又不止于此,拥有着儒雅亲和的品性、幽默阳光的言行。祝愿他能与他心爱的数学一道,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迈向成功的远方。